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人員基本情況
編制人數9名;財政供養(yǎng)人數17名,其中:在職9名,退休人數8名。
(二)部門主要職能
1、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
2、開展學術交流,活躍學術思想,促進學科發(fā)展和經濟建設,推動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
3、開展繼續(xù)教育和技術培訓工作。
4、普及科學知識,推廣先進技術,開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
5、表彰獎勵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舉薦人才,弘揚“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社會風尚;參與科技政策、法規(guī)的制定和宣傳工作,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愿和要求,維護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權益,開展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的活動。
6、開展科學論證、咨詢服務,提出決策建議,促進科學技術成果轉化,接受委托承擔項目評估、成果鑒定、參與全市性自然科學類、工程科學類及部分交叉科學類的專業(yè)技術職務資格評審等任務。
7、管理所屬的全市性自然科學類、工程科學類及部分交叉科學類的學會工作;對各區(qū)科協工作進行業(yè)務指導。
8、開展民間國際科技交流活動,發(fā)展同國外科技團體和科技工作者的友好交往。
9、興辦符合科協宗旨的社會公益性事業(yè)。
10、參與國家及人民團體、科技社團制定有關法規(guī)的工作。
11、宣傳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戰(zhàn)略思想,弘揚“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風尚,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意識。
12、宣傳黨和政府的知識分子工作方針和政策;反映科技工作者的呼聲和要求;維護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權益。
13、規(guī)劃、管理、監(jiān)督和檢查科協主管的出版物,編輯、出版、宣傳科技工作者事跡的叢書。
14、組織、協調綜合性、多學科的重點課題學術交流研討活動。
15、協調和指導全市科協系統的科普工作;組織、協調全市科普團體工作。
16、組織開展社會化、群眾化的科普教育工作。
17、完成上級交辦的其它事項。
(三)部門預算單位構成
市科協機關內設機構共3個,分別是:辦公室、普及部、學會部。
二、2022年度主要工作任務
1、積極推進“互聯網+科普”建設,利用科普信息化方式升級新時代科普工作。利用“科普鄂州”微信公眾號、廣播電臺欄目《身邊的科學》等信息化平臺,向市民群眾推送實用、權威的科普信息,實現常態(tài)化傳播、普及科學知識。
2、加強科普陣地建設,提升科普基礎設施的服務能力。做好市科技館免費開放工作,提供優(yōu)質服務,發(fā)揮科普展教功能。更新、添置一批科普大篷車展品,更好服務基層群眾;搞好科普櫥窗的管理維護和內容更新,提升基層公共科普服務能力。
3、開展“全國科普日”、科技活動周、科技下鄉(xiāng)等大型主題科普活動,推動群眾性、社會性科普活動進學校、社區(qū)、機關、農村。
4、推進農村和城鎮(zhèn)社區(qū)科普工作。農業(yè)加強特色產業(yè)科普基地建設,助力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和區(qū)域特色支柱產業(yè)發(fā)展。?提升社區(qū)科普服務能力,服務文明創(chuàng)建。
5、開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傳播及培訓、教育活動。
6、深化群眾性科普宣傳,開展科技志愿服務活動。通過送科技、送文化、送法律,普及科學知識,提升群眾科學文化素質,豐富基層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社會治理水平。推進農村和城鎮(zhèn)社區(qū)科普工作。農業(yè)加強特色產業(yè)科普基地建設(臺灣農創(chuàng)園),助力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和區(qū)域特色支柱產業(yè)發(fā)展。 提升社區(qū)科普服務能力,服務文明創(chuàng)建。
7、設立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站點,了解科技工作者思想動態(tài),維護科技界穩(wěn)定。
8、開展科技工作者慰問。
9、為科技工作者提供法律咨詢服務。
10、組織開展“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動。
11、宣傳舉薦科技工作者。
12、舉辦科技工作者聯誼活動。
13、開展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工作,組織省農科院專家來我市開展技術指導。
14、發(fā)揮科協系統人才資源優(yōu)勢和組織網絡優(yōu)勢,為企業(yè)與高層次人才合作牽線搭橋,幫助企業(yè)向省科協申報建立院士專家工作站,推動產學研相結合,2022年力爭新建1-2家專家工作站。
15、加強機關黨的建設。
16、組織科技社團、本單位開展志愿服務。
三、部門財政撥款收支預算安排情況
(一)收入預算
2022年財政預算收入為377.75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77.75萬元,政府性基金收入0 萬元。
(二)支出預算
本年度支出預算377.75萬元,其中:基本支出252.75萬元,包括人員支出220.03萬元、公用支出32.72萬元。項目支出125萬元,其中科普經費125萬元。
按照支出功能分類科目,主要用于:科學技術支出310.35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yè)支出44.36萬元、醫(yī)療衛(wèi)生與計劃生育支出14.08萬元,住房保障支出17.96萬元。
按照支出經濟分類科目,主要用于:工資福利支出191.42萬元、商品與服務支出150.72萬元、對家庭和個人補助28.61萬元,資本性支出7萬元。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預算情況
2022年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預算377.75萬元,其中:當年預算377.75萬元;上年結轉0元。主要安排情況如下:
(一)基本支出252.75萬元。其中:
1.人員經費220.03萬元,包括:(1)工資福利支出191.42萬元,主要用于工資性支出、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住房補貼。(2)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28.61萬元,主要用于退休人員福利費、退休人員公務費及撫恤金。
2.公用經費32.72萬元,包括:一般公用支出、福利費、購置費、教育經費等,主要用于日常公用運行開支。
(二)項目支出125萬元。主要安排為:
科普經費125萬元,主要用于全年各項科普活動年度科普工作,開展實施全民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破招畔⒒ㄔO及普及、推廣;開展學術交流、為科技工作者服務;開展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工作;科普大篷車運行費用。
五、一般公共預算“三公”經費支出預算情況
2022年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資金安排“三公”經費預算0.2萬元。其中:
(一)因公出國(境)費預算0萬元。
(二)公務接待費預算0.2萬元。
(三)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0萬元。
1.公務用車購置費0萬元。
2.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0萬元。
六、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支出預算情況
本部門單位無政府性基金預算。
七、其他重要事項的情況說明
(一)機關運行經費情況
2022年部門機關運行經費32.72萬元。主要包括:辦公費、印刷費、水電費、郵電費、差旅費、維修(護)費、會議費、培訓費、公務接待費、工會經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其他交通費、專用材料費、福利費、辦公設備購置費、教育經費、其他費用等。
(二)政府采購預算情況
按照現行政府采購管理規(guī)定,2022年部門預算中納入政府采購預算支出合計7萬元。包括:
1、貨物類4.2萬元。其中:電腦打印設備4.2萬元。
2、服務類2.8萬元。其中:印刷出版2.8萬元。
3、工程類0萬元。
(三)國有資產占有使用情況
我單位擁有房屋資產420.66平方米,原值151.39萬元,凈值81.18萬元。房屋在用面積420.66平方米;本年度本單位資產總計114.02萬元,其中流動資產合計4.1萬元,非流動資產凈值109.92萬元。流動資產包括:其它應收款4.1萬元。非流動資產主要是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凈值109.92萬元。其中:房屋資產凈值81.18萬元、通用設備(電腦打印機空調、科技大篷車等)凈值27.73萬元、專用設備凈值0.27萬元,家具用具(辦公桌椅文件柜等)凈值0.75萬元。
(四)績效目標設置情況
2022年部門項目均實行績效目標管理,涉及一般公共預算當年財政撥款125萬元。涉及2個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重點項目合計125萬元,占年初項目支出預算的100%。根據預算績效管理的要求,一是認真組織開展項目支出績效評價和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管理體系和績效目標,加快建立績效導向的預算管理制度。二是在預算執(zhí)行中,探索績效跟蹤監(jiān)控,加強過程跟蹤監(jiān)控,開展財政支出績效跟蹤評價,對部分專項資金實施績效自評和項目核查的基礎上實施跟蹤監(jiān)控。三是在預算編制中強化評價結果應用,通過組織績效自評和績效跟蹤監(jiān)控,對發(fā)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并要求改進,加強評價結果與項目資金安排的銜接。四是健全績效管理工作機制,完善績效報告與公開制度。
八、專業(yè)名詞解釋
(一)財政撥款收入:指行政單位從同級財政部門取得的財政撥款,包括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和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
(二)基本支出:指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fā)生的用財政專戶管理資金安排的各項支出。主要包括:人員經費(單位基本支出中用財政專戶管理資金安排的“工資福利支出”和“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和日常公用經費(單位用財政專戶管理資金安排的除人員經費以外的基本支出,主要包括辦公費、水電費、郵電費、交通費、會議費、差旅費等)。
(三)項目支出:指單位為完成特定行政任務或事業(yè)發(fā)展目標,在基本支出之外發(fā)生的用財政專戶管理資金安排的各項支出。
(四)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01類):反映政府提供一般公共服務的支出。
(五)公共安全支出(204類):反映政府維護社會公共安全方面的支出。
(六)社會保障和就業(yè)支出(208類):反映政府在社會保障與就業(yè)方面的支出,主要是用于行政事業(yè)單位離退休方面的支出。
(七)醫(yī)療衛(wèi)生與計劃生育支出(210類):反映政府醫(yī)療衛(wèi)生與計劃生育管理方面的支出。
(八)住房保障支出(221類):集中反映政府用于住房方面的支出。
(九)“三公”經費:按照有關規(guī)定,“三公”經費包括因公出國(境)費、公務接待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
(十)因公出國(境)費:指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
(十一)公務接待費:指單位按規(guī)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費用。
(十二)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指單位公務用車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牌照費)及按規(guī)定保留的公務用車燃料費、維修費、過橋過路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
(十三)機關運行經費:指單位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日常公用經費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