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餃子就得蘸點醋,不蘸醋總覺得多少差了點味道。
不僅人類有這樣的感覺,在這一點上,動物與人的感覺出奇的相似。如果你曾經喂給你家的狗子一只蘸了醋的餃子,那么下一次你再給它餃子的時候,它很可能會示意你幫它蘸點醋。當然,以餃子為代表的餡類食品由于含鹽量較高,是不適宜寵物食用的,所以不要因為覺得好玩而反復嘗試。不過這的確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動物和人類的味覺感受并不相同,很多人類覺得好吃的東西,動物卻并不覺得好吃,而動物覺得好吃的東西,人類也未必感興趣,為什么在“吃餃子蘸醋”這件事上,動物與人出奇的一致呢?
其實,人類也好,動物也好,并不是對“醋”這一具體的調味料感興趣,而是普遍對含有酸味的食物有所偏好。
不同的食物,不同的生命體所感受到的味道也不同,這是因為每種動物所擁有的味覺受體不同。舉個例子,除去靈長類動物以外,其它動物的肝臟無法完美代謝可可堿,所以我們總說狗是不能吃巧克力的。然而同樣不能吃巧克力的還有貓,但我們卻很少提及,為什么?因為貓基本不會去主動食用巧克力。
貓不會主動去吃巧克力,是因為貓缺失了甜味受體,感受不到甜味,那么巧克力對它而言就是一個苦疙瘩,當然不會去吃。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被我們視為“味道基礎”的咸味,海豚就感受不到。不同的動物所擁有的的味覺受體和味蕾數(shù)量都是存在很大差異的,但所有的動物,無論是脊椎動物,還是無脊椎動物,有一種味覺卻是從未缺失的,那就是“酸味”。是不是很有意思?
動物擁有味覺,是因為動物需要依靠味覺來辨別分析食物是否安全,所以一種動物的味覺受體就與它的食性有著密切的關系。
通過感受甜味,動物可以判斷食物擁有高熱量,通過感受咸味,動物可以判斷食物擁有無機鹽,反過來,如果感受到了苦味,那么則意味著食物可能存在危險。那么酸味又意味著什么呢?為什么在數(shù)億年的生命演化過程中,沒有一種動物丟失掉酸味受體呢?對于科學家而言,酸味受體是所有味覺受體中最具神秘色彩的,因為直到2019年,科學家們才首次在小鼠的體內發(fā)現(xiàn)舌頭酸味受體中的一個離子通道,OTOP1。
要弄清楚其它味覺受體的演化是非常容易的,因為每一種味覺受體蛋白都對應著一個遺傳基因信息,但掌管酸味的OTOP1基因卻有著非常廣泛的表達。
也就是說OTOP1除了與酸味感知有關以外,還與身體其它部分的發(fā)育有著密切的關系,這使得科學家們很難通過對比物種之間OTOP1基因的差異來推斷酸味味覺的演化過程。但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在漫長的生物演化過程中,很多動物都丟失了部分味覺,唯獨對于酸味的感受,從未在任何一種動物身上消失。
既然對酸味的感受一直被保留了下來,那么它一定有某種重要的意義。
科學家認為,靈長類動物因為喪失了在體內合成維生素C的能力,所以非常需要通過識別酸味來尋找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食物。而對于其它動物來說,腐爛的動植物是食物來源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識別酸味能夠有效判斷腐爛的動植物是否安全,因為呈現(xiàn)出特定酸味的食物代表著乳酸菌和醋酸菌的含量十分豐富,而這些有益菌所分泌的酸會殺死有害細菌,所以若是腐爛動植物中的酸味完全掩蓋了其它味道,則表明這些食物大體是安全的。